评论研究
昆嵛黄花分外香
   admin                 0

 许建中</FONT>

 

 冯德英先生在《写在新版“三花”前面》中写道:“我特别热恋我的故乡昆嵛山,爱那里的人民、风俗语言、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爱她的过去和现在。”或许同为昆嵛山人的缘故,我喜爱和收藏先生的作品,去年<SPAN lang=EN-US>11月<SPAN lang=EN-US>23日为摄制纪念天福山起义<SPAN lang=EN-US>70周的电视系列片又专程采访了先生,近来在为先生文学馆提供资料的时候,思绪飞扬,禁不住斗胆篡改了毛泽东主席的词句:昆嵛黄花分外香。<SPAN lang=EN-US>

   

“战地黄花分外香”<SPAN lang=EN-US>

   

 冯德英,1935年出生于胶东屋脊昆嵛山脚下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当过儿童团长、少先队长,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艰苦岁月中,读完小学五年级,1949年<SPAN lang=EN-US>1月,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军的第二年春天,冯德英偶然看到一本《洋铁桶的故事》,这是他接触到的第一本小说。他被书里打日本鬼子的故事情节吸引住了,知道自己熟悉的生活也能用来写小说。于是,他打开记忆的闸门,激烈残酷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的人和事浮现眼前。从1953年起,经过三年的努力,写出了一部长篇小说,塑造了一个普通而感人的母亲形象,展现了昆嵛山区人民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冯德英把小说起名《母亲》,于<SPAN lang=EN-US>1955年秋天寄了出去。<SPAN lang=EN-US>1956年冬至<SPAN lang=EN-US>1957年春,在编辑部的热情支持帮助下,他顺利完成了修改定稿工作。小说因与高尔基的作品重名,需要改名,他就决计改叫《苦菜花》。《苦菜花》初版于1958年<SPAN lang=EN-US>1月,这是解放军文艺社自己编辑出版的第一本长篇小说,此前“解放军文艺丛书编辑部”编辑的书,都是交给地方的出版社出版。<SPAN lang=EN-US>

 根是苦的,花是香的,苦菜花在昆嵛山区家喻户晓。冯德英将小说改叫《苦菜花》,肯定梦里一次次回到昆嵛山。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得天独厚地有幸生长在那烈士鲜血染红的土地上,耳濡目染的英雄人民的可歌可泣的业绩,为我储存了一个开发不完的高尚品德、优美情感、善良性格、坚贞不屈的牺牲精神的宝藏,使我的创作激情和原料,有了用之不竭的旺盛的源泉。”因此,他的第二部、第三部长篇小说毅然以昆嵛山花命名为《迎春花》、《山菊花》。昆嵛山上这三种花的共同特点除了生命顽强,再一个就是都是黄色的小花。<SPAN lang=EN-US>

 或许是应了毛主席的词句“战地黄花分外香”,被习惯称为“三花”的《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的确“分外香”。香到何等分数?仅从她在出版界“一花引来百花香”上就可见一斑。<SPAN lang=EN-US>

 《苦菜花》一面世,就引起强烈反响,当时发行量高达200万册,被誉为“中国版《母亲》”。<SPAN lang=EN-US>1959年,为了庆祝新中国建国十周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从全国范围精选一批文学作品出版,《苦菜花》成功入选。《苦菜花》还被译成日、俄、英、越、朝、蒙、罗等多国文字介绍到国外。除了小说,《苦菜花》还被改编成评剧、吕剧、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不仅表演和放映,还以剧本或唱片的形式出版发行。如,<SPAN lang=EN-US>1958年<SPAN lang=EN-US>12月北京宝文堂书店出版了薛恩厚 、 高琛改编的评剧《苦菜花》剧本;1959年<SPAN lang=EN-US>10月北京宝文堂书店又出版了高琛改编的评剧剧本《春花曲》;1964年<SPAN lang=EN-US>4月北京出版社出版了薛恩厚、高琛改编的评剧剧本《苦菜花》;1966年<SPAN lang=EN-US>3月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了冯德英自己改编的电影剧本《苦菜花》;中国唱片社还出版了烟台吕剧团排演的吕剧《苦菜花》<SPAN lang=EN-US>78转黑胶木老唱片等等。<SPAN lang=EN-US>

 《迎春花》是冯德英为向建国十周年献礼而创作了45万字的长篇小说。先在文学期刊《收获》<SPAN lang=EN-US>1959年第4期全文刊出,接着由解放军文艺社出版,新华书店征订了<SPAN lang=EN-US>100万册,因为纸张紧缺,第一版第一次只印出40万册。不久,《迎春花》被搬上话剧舞台,并出了多个版本的话剧剧本。如,<SPAN lang=EN-US>1962年<SPAN lang=EN-US>3月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翟剑萍编剧话剧剧本《迎春花》;1965年<SPAN lang=EN-US>6月山东人民出版社又出版第2版话剧剧本《迎春花》;1964年<SPAN lang=EN-US>6月中国戏剧出版社也出版了话剧剧本《迎春花》。冯德英还亲自将小说改编成电影剧本,可惜没有投拍。<SPAN lang=EN-US>

 小说《山菊花》出版后,反响同样强烈,还被搬上曲艺舞台和银幕,两种剧本也随之出版。如,<SPAN lang=EN-US>1982年<SPAN lang=EN-US>9月山东省戏曲研究室编印了郭辉改编的中篇说唱本《山菊花》,1983年<SPAN lang=EN-US>12月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了李平分、陈鹰、林杭生、邢吉田、卢伟改编的电影剧本《山菊花》。<SPAN lang=EN-US>

 此外,根据小说或电影,“三花”都被改变成多个版本的连环画。如,中国电影出版社先后于<SPAN lang=EN-US>1966年<SPAN lang=EN-US>4月、<SPAN lang=EN-US>1983年<SPAN lang=EN-US>3月、<SPAN lang=EN-US>2005年<SPAN lang=EN-US>10月出版了电影剧照连环画《苦菜花》,1978年<SPAN lang=EN-US>7月上海美术出版社也出版了电影版连环画《苦菜花》;1960年<SPAN lang=EN-US>3月天津美术出版社出版了翰左、蒙来改编,高燕绘画,张德育绘制封面的连环画《苦菜花》(上、下);2005年<SPAN lang=EN-US>2月人民美术出版社在<SPAN lang=EN-US>1960年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基础上修订重版了《苦菜花》(上、下);1985年<SPAN lang=EN-US>10月福建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张子固改编、张玉敏绘画的连环画《苦菜花》(上、下)。<SPAN lang=EN-US>

 1961年<SPAN lang=EN-US>9月天津美术出版社出版了陈杜之改编、戴仁绘图的连环画《迎春花》;2007年<SPAN lang=EN-US>3月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文化大革命”前郭宝祥改编、杨春生绘图的(当时没能出版)的连环画《迎春花》。<SPAN lang=EN-US>1982年<SPAN lang=EN-US>7月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鲁连文编文,王胜华、刘凤山 绘画的连环画《山菊花》(上、下);1982年<SPAN lang=EN-US>8月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孙仲晓改编,王启民、袁大仪绘画的连环画《山菊花》(上、下);1985年<SPAN lang=EN-US>9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山文改编,胡震国、王守中绘画的连环画《山菊花》(上、下);1982年<SPAN lang=EN-US>10月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了电影版连环画《山菊花》。<SPAN lang=EN-US>

 近年来,《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分别被拍摄成电视连续剧,在多家电视台热播,“三花”香度不减。<SPAN lang=EN-US>

 

“万花纷谢一时稀”<SPAN lang=EN-US>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是毛泽东同志是1962年写就的七律《冬云》中的词句,据原词注解这主要是针对当时国际环境写的。但毋庸讳言,不久我国文化领域也遭到了一股“寒流”。<SPAN lang=EN-US>

 随着“寒流”的到来,一些“红花”开始走俏,冯德英的三朵“战地黄花”,被围绕着“黄”字大做文章。《迎春花》被指责有严重的自然主义倾向,有的人更进一步认为《苦菜花》也存在这个问题。由此,再版的《迎春花》减少了五万多字。围绕《迎春花》的争论,后来变成了以周扬、茅盾同志为首的一方同江青等人的斗争。因此,“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苦菜花》、《迎春花》及尚待出世的《山菊花》,就遭到无情地批判,被定为宣扬资产阶级人性论、阶级斗争调和论、革命战争恐怖的和平主义、爱情至上及有黄色毒素描写的三株大毒草,成为禁书。这里需要说明的是,1963年<SPAN lang=EN-US>11月《山菊花》上集就写完了,但随着形势的变化,没能出版。书没有出,但罪责一点也没有减轻,冯德英的手稿被责令交出去接受批判。<SPAN lang=EN-US>

 热心的读者没能及时读到《山菊花》,《苦菜花》、《迎春花》也很难读到,尤其是想找早期的《迎春花》有如大海捞针。冯德英痛惜自己都没有保存早期的版本,他说:“全家被扫地出门去五七干校劳动改造时,谁还会顾及带上这已经惹了祸的‘惹祸精’<SPAN lang=EN-US>?”社会上除了将其留作批判的“道具”,谁肯留存“惹祸精”?

 据<SPAN lang=EN-US>2005年<SPAN lang=EN-US>5月底《金陵晚报》有关报道,为电视剧《迎春花》的播出,江苏电视台委托该报万元征集最初版本的《迎春花》,最后征集到了两本,一本是《收获》杂志版本,一本是解放军文艺社最初版本。保存《收获》杂志版本的60岁的黄老师说,他这本《迎春花》曾在北京当作批判的道具。偌大个南京只征集到两本,这越发认证了当年可谓是“万花纷谢一时稀”。<SPAN lang=EN-US>

  

“待到山花烂漫时”<SPAN lang=EN-US>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苦菜花》、《迎春花》重见天日,尽管迫于当时形势,冯德英对两部小说再次进行了修删,但读者需求量很大,出现了不少城市同时印刷的喜人局面。<SPAN lang=EN-US>

 上交批判的《山菊花》手稿,冯德英出乎意料地在单位堆放杂物的屋子里找到了。<SPAN lang=EN-US>1979年,山东人民出版社和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同时出了两个版本的《山菊花》上集,并且山东人民出版社一版再版,许多城市也争相印刷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的版本。<SPAN lang=EN-US>

 1982年,山东人民出版社和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又同时出的两个版本的《山菊花》下集。<SPAN lang=EN-US>

 1986年,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推出了新版的“三花”。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精装本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当年<SPAN lang=EN-US>9月,“三花”分别印刷了500本精装本。可能是为了早日满足读者的需求,硬壳装祯不一样,例如,《山菊花》有的是银灰色,有的是淡黄色。<SPAN lang=EN-US>

 500套“三花”精装本供不应求,<SPAN lang=EN-US>10月,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又马不停蹄地印刷了<SPAN lang=EN-US>9500套精装本。为了尽可能地增加印量,有的压膜本改为精装本,定价也是印刷出来后现改的;有的精装本,但仍标为压膜本,定价也未改,并且硬壳色泽深浅不一样,有的印有书名,有的则没印。<SPAN lang=EN-US>

 上世纪<SPAN lang=EN-US>90年代以来,不仅解放军文艺出版社不断推出新版次的“三花”,人民文学出版社也将其收入出版的“百年百种优秀文学图书”、“中国文库”、“中国当代长篇小说藏本”等系列中,同时,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SPAN lang=EN-US>21世纪出版社等出版社还将“三花”的缩写本分别收入中外军事文学名著缩写(中国卷)、中华爱国主义文学名著文库、红领巾书架等系列中。<SPAN lang=EN-US>

 近几年,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又推出了“原汁原味”的“三花”。在今年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最新版本的封面上,赫然写着“出版<SPAN lang=EN-US>50年来翻译成<SPAN lang=EN-US>10种文字畅销1000万册”,在“山花烂漫”的好时代,“三花”真正是笑在“花丛”中。<SPAN lang=EN-US>

 其实,冯德英先生本身就是笑傲花丛的“山花”。今年,冯先生可谓喜气连连,除了《苦菜花》出版<SPAN lang=EN-US>50周年的大喜外,他被授予“山东省文化艺术终身成就奖”;他的文学馆在家乡乳山建成;“三花”影视基地在家乡奠基;他的讲述二战背景下的一个凄美绝伦的爱情故事的“炼狱中的天使”三部曲《天堂之约》、《地域之吻》、《人世之哀》中的第一部开拍电视连续剧;他的反映解放后人们生活和思想观念变化的系列长篇小说《大地的鲜花》,继《染血的土地》、《晴朗的天空》之后,接下来还要出两三本,哪个不是大喜?<SPAN lang=EN-US>

 衷心祝愿冯德英先生和他的作品永葆青春,永远芬芳,热切盼望冯先生的新作品问世,为“百花齐放”的文化大花园增添最新、最美、最香的“昆嵛山花”。<SPAN lang=EN-US>

 

   (来源:2008年<SPAN lang=EN-US>9月<SPAN lang=EN-US>14日</st1:chsdate>《威海晚报》。作者许建中系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山东作家协会会员、文登市广播电视局副总编辑)

 

联系电话:0631-6871606 

电子邮箱:fdywxg@foxmail.com

地址:山东省乳山市胜利街71号

邮编:264500

联系人:赵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