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德英在其成名作《苦菜花》中塑造的“冯大娘”已成为经典的母亲形象,多次被改编成影视剧或搬上吕剧舞台,<SPAN lang=EN-US>5月<SPAN lang=EN-US>8日正值母亲节,在当天开幕的第四届中国<SPAN lang=EN-US>(乳山)母爱文化节上,收录了《苦菜花》等300万字作品的《冯德英文集》举行了首发式。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冯德英透露《苦菜花》中有自己母亲的影子,更是那个时代无数个革命母亲的集体素描,虽然母亲在冯德英11岁时就离开了他,但母亲的形象一直鲜活地烙印在他的心中。<SPAN lang=EN-US>
文集首发:年过七旬仍笔耕不辍<SPAN lang=EN-US>
当天上午,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冯德英文集》在乳山举行了首发式,<SPAN lang=EN-US>1935年,冯德英出生在山东乳山,虽然<SPAN lang=EN-US>1949年就参军离开了家乡,但他的创作始终根植于自己熟悉和热爱的胶东故土。<SPAN lang=EN-US>
冯德英告诉记者,文集共有300多万字,收录了《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三花”系列红色经典小说和《染血的土地》《晴朗的天空》以及《冯德英中短篇作品选》,不求全但求精。其中几部作品曾在上世纪60年代被大量删改,此次都恢复原貌出版,并配以画家张德育、王立志、潘世勋、杜滋龄绘制的插图,更显精致。<SPAN lang=EN-US>
如今76岁的冯德英依然坚持文学创作,并且从<SPAN lang=EN-US>10年前开始用电脑写作,“我的胶东口音比较重,普通话不标准,所以都是用五笔输入法,一开始的时候打字的速度跟不上思路,现在好多了”。目前,冯德英正在创作的长篇小说依然以胶东为背景,讲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社会故事,“我已经构思了10多年的时间,与早期作品相比,这段历史是我亲身经历过的,有更深刻的感悟,但真写起来的时候,也会背着时代的包袱,有点下不去手”,但冯德英表示接下来会致力于完成这部作品,而这部新作无论在思想性还是艺术性上都会超越自己之前的作品。<SPAN lang=EN-US>
《苦菜花》出版:多亏大众日报老社长<SPAN lang=EN-US>
1949年参军后冯德英进入了解放军通信学校学习,后来受《洋铁桶的故事》的影响,他爱上了文学。<SPAN lang=EN-US>1958年小说《苦菜花》出版,年仅23岁的他一夜成名。谈及《苦菜花》的出版,冯德英说离不开大众日报社老社长陈沂的慧眼识珠。<SPAN lang=EN-US>
学习写作后,冯德英最熟悉、最想写的就是母亲,因为小时候父亲到东北避难,童年时代一直都是母亲带着自己和兄弟姐妹相依为命,虽然母亲在他11岁时就去世了,但母亲的形象却是自己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最亲切的人。为了纪念母亲,1954年春节期间,冯德英就写了一篇约4万字的纪实性作品《我的母亲》,真实记述母亲曹文琳的一生,“后来觉得还有很多情感没有容纳进去,就尝试着写长篇小说”,冯德英说,在长篇小说中,他又经过艺术加工融合了那个时代无数个英雄母亲的精神塑造了一个朴素而感人的母亲形象“冯大娘”,1955年完成小说初稿后,他将其寄到了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并附上了一篇给陈沂部长的信,大意是说自己是某部队一个<SPAN lang=EN-US>19岁的年轻人,利用工作学习之余写了一本小说《母亲》,希望得到指教。<SPAN lang=EN-US>
陈沂在新中国成立前曾担任大众日报社社长,令冯德英惊喜的是,陈沂将他的书稿转给了解放军文艺出版社,过了没多久,他就收到了编辑部的回信。小说因与高尔基的作品重名,改名为《苦菜花》,于<SPAN lang=EN-US>1958年<SPAN lang=EN-US>1月出版,这是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SPAN lang=EN-US>
奖金全捐:让农村孩子多读书<SPAN lang=EN-US>
《苦菜花》一面世,就引起强烈反响,发行量高达200万册,被誉为“中国版《母亲》”。著名作家莫言曾表示《苦菜花》对自己创作《红高粱》有着很大的影响,《苦菜花》对人物和战争的描述都摆脱了传统僵化的模式,生动而真实,表现了人性的复杂和战争的残酷,莫言说,“那时很多小说对恋爱的描写都非常浪漫,但《苦菜花》里面非常残酷,作者当时能写出这样的情节真了不起。”<SPAN lang=EN-US>
冯德英将获得的第一笔稿费<SPAN lang=EN-US>8000元,全部捐给了家乡的烈属。<SPAN lang=EN-US>1958年,冯德英当选“全国社会主义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周恩来总理在接见他时,听说这个消息,就对当时只有<SPAN lang=EN-US>51公斤的冯德英说:“不要全捐了,稿费还是应该留一点嘛,你那么瘦。”冯德英告诉记者,当时周总理称赞他小说写得不错,并说“这么年轻只写一本还不够,要继续写下去”,让他“保重身体”。<SPAN lang=EN-US>
2007年<SPAN lang=EN-US>12月,冯德英荣获“山东省文化艺术终身成就奖”,又将20万元奖金全部捐献给家乡乳山的文化事业,建设了15处“冯德英书屋”。<SPAN lang=EN-US>
谈及这些,冯德英说:“虽然我也有很多穷亲戚,但我更同情农村的那些烈属,他们的生活更苦。所以当时就把稿费捐了,而捐奖金,是因为我自己的生活有保障,这笔钱能让农村的孩子多读点书,更有意义。”<SPAN lang=EN-US>
影视改编:蒋雯丽曾“临阵脱逃”<SPAN lang=EN-US>
《苦菜花》在1965年搬上银幕后风靡全国,曲云扮演的“冯大娘”形象更是深入人心。近年来,“三花”<SPAN lang=EN-US>(《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SPAN lang=EN-US>)又陆续被改编成电视剧搬上荧屏,谈及电视剧的改编,冯德英笑言“看自己的作品被拍成影视剧是最痛苦的一件事”,因为抽象的文字改编成形象的影视剧,总会跟自己的想象有一定的落差。冯德英还透露,原本电视剧《苦菜花》中“杏莉娘”的扮演者是蒋雯丽,但当时剧组在山西拍摄,冬天非常冷,拍摄条件也特别艰苦,蒋雯丽拍摄了一集后就因高烧辞演,后来只好改由茹萍来扮演。<SPAN lang=EN-US>
接下来的3个月,红色题材的电视剧将成为荧屏上的“主旋律”,但冯德英认为时下很多电视剧的制作太过快餐化,在角色塑造和人物语言上也有失真实,像电影《苦菜花》当年筹备就用了三年的时间,演员还花了一年的时间来体验生活,在这点上如今的影视剧太商业化,有的演员甚至一年四季就穿那一套衣服。(特派记者王法艳)
对话:母亲的“颜色”<SPAN lang=EN-US>
记者:今天是母亲节,能谈谈您的母亲吗?
冯德英:她就是一个普通的、没有文化的农村妇女,我印象中母亲从没穿过一件带亮颜色的衣服,永远是灰褂子黑裤子,用自家织的粗布做的,直到母亲去世的时候,才给她换上了一条粉红色的裤子。<SPAN lang=EN-US>
记者:她是因病去世的吗?<SPAN lang=EN-US>
冯德英:操劳过度。家里虽然非常穷困,但母亲特别善良,那时候来了乞丐,即使家里只有野菜,母亲也不让人家空手而归。母亲一生同情革命,支持儿女读书、参加革命工作,那时候很多八路军来村都住我们家,母亲总是倾尽所有照顾他们,省着白面给伤员吃,我们吃地瓜面。那时候一进门闻见爆锅的香味,就知道家里来八路军了。<SPAN lang=EN-US>
记者:《苦菜花》中的冯大娘是以母亲为原型吗?<SPAN lang=EN-US>
冯德英:当初写作时,首先想到的就是母亲。但冯大娘这个人物是经过艺术加工的,集合了当时无数个英雄母亲的形象,不局限于我的母亲。后来有人说冯大娘虽然只有<SPAN lang=EN-US>39岁,但一出场就像老太婆,那是因为母亲太操劳了,虽然她去世时只有<SPAN lang=EN-US>45岁,但我记忆中已经很苍老。<SPAN lang=EN-US>
记者:母亲做的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什么?
冯德英:我<SPAN lang=EN-US>6岁上小学的时候,有次听错了下课铃声,从教室里提前跑出来了,结果正好被学校的一位教员碰上了,这位教员就用脚踢我,把我书包里用来写字的石板都踢碎了,还罚站不许回家吃饭。母亲知道后火冒三丈跑来理论,指责他怎么忍心这样体罚学生。母亲一向和善,我从来没见过她发那么大的脾气。她这样做一是保护我,再者她在是非面前很有原则。<SPAN lang=EN-US>
冯德英,1935年生于山东乳山,1949年参军,曾任空军政治部创作室创作员,山东省作协副主席等职 。著有长篇小说《 苦菜花》《 迎春花》《山菊花》等,引起广泛关注。<SPAN lang=EN-US>2007年获“山东省文化艺术终身成就奖”。现居青岛。<SPAN lang=EN-US>
(原载<SPAN lang=EN-US>2011年<SPAN lang=EN-US>5月<SPAN lang=EN-US>9日《半岛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