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研究
母爱——不竭的动力
   admin                 0

小时候,在姐姐手中抢来一本《苦菜花》,便囫囵吞枣似地阅读起来。那时,我刚刚上初中,尽管身上奶味不算浓,思维却还不够成熟。姐姐给我的时限仅有三天,因为她也是从别人手中借来的。在当时那个年代,农民的孩子要自己掏钱买书,难。尤其是作为完全依靠父亲拉锄把子来养活八口之家的穷困孩子——我,一块钱都是个天文数字,想花几块钱买小说看,更是难上加难。为此,我别无选择,只能快速阅读。说是三天,其实只有三个晚上,白天上学,晚上还要在完成作业之后才能偷偷摸摸地看。因而,每天都是伴着昏暗的煤油灯看到午夜,直至听到妈妈疼爱的催促声,才恋恋不舍地钻进被窝,进入那“硝烟弥漫”的意境。<SPAN lang=EN-US>

儿时看书的特点,是注重看故事,在复杂的书卷中把有趣的故事浓缩出来。三天时间到了,姐姐在别人的催促下,不得不从我的手中夺走了书。滤过脑海之后的《苦菜花》,在我幼弱的记忆中留下清晰的四个字:痛心,痛快。痛心的是,在那个弱肉强食的年代,由于政府的无能,使中华民族屡遭涂炭,我们中国人,生命尚不如一只蚂蚁,任人宰割。痛快的是,有了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从沉睡中醒来,驱敌寇、除汉奸,保家卫国,浴血奋战,像于得海、娟子、冯德强等英雄们不惜用生命的代价来夺取民族的解放;像母亲、秀子等为了中国的解放事业置生死于不顾,为战事做着后防保障……</SPAN>这部汇集着鲜明个性的红色战争经典,在我童年的心灵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成为我不懈地奋发进取的动力。<SPAN lang=EN-US>

1980年,我作为恢复高考后第一批从高等学府踏入社会的佼佼者,分配回本县工厂工作。在工厂的图书室里,再次看到了使我难以忘怀的《苦菜花》,爱不释手地急忙借阅,利用工作之余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这次阅读,用了两个多月时间,认真读了三遍。再读《苦菜花》,使我惊奇的发现,《苦菜花》——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书!<SPAN lang=EN-US>

《苦菜花》是《苦菜花》的写作艺术亦为登峰造极。采用白描手法、现实主义风格,塑造了一批有血有肉的民族精英,故事曲折而又生动感人。细读起来,宛如进入那血与火的年代,字里行间都凝结着“阶级仇、民族恨”和对中国共产党的赤诚热爱。<SPAN lang=EN-US>

尤其是《苦菜花》浓笔描写的“母亲”。母亲是祖国的象征,从这个意义上看,体现了作者构思的巧妙。剧中的“母亲”饱受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者的摧残。当她在谷地里初次发现女儿娟子的不寻常举动时,也曾有过忧虑,对那些看似幼弱的组织能否赶走侵略者持怀疑态度。但是,当看到无恶不作的王唯一被正义的力量处决后,心中便对这个组织坚信不疑,并无私、勇敢地投入其中。母亲有爱,她爱自己的亲人,爱那些为祖国的解放而不惜献身的人们;母亲有恨,她恨那些杀人不眨眼的侵略者,恨诸如王柬之之类的汉奸卖国贼,在面临五岁骨肉的生死与八路军兵工厂秘密的两难决择时,她依然选择了后者;母亲有为,她用无尽的母爱去呵护着那些无所畏惧的“孩子们”,每当最危险的时刻,她总是飘起“苍白的头发”挺身而出。虽然在迎来新中国黎明之际,母亲“嗅到苦菜花的馨香<SPAN lang=EN-US>……</SPAN>流露出虽然苦楚,可是幸福的微笑”,然而,母亲的爱却滋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这种母爱的力量,成为中华民族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SPAN lang=EN-US>

“母亲”的爱,不时地鞭策着我。每当工作繁忙、心情烦躁之时,想起“母亲”,想起那些为国捐躯的先辈们,一股无形的力量便涌现出来,她使我不知疲倦。每当在荣誉和利益失之偏颇之时,想起“母亲”那可以“放弃爱女生命”的壮举,心中便坦然起来,继续以平静的心态去面对得与失、面对岗位工作。在“母亲”的爱抚下,我兢兢业业,努力工作,从工厂被选拔到机关,凭着自己的业绩又在市直机关中走过了几个令人羡慕的单位。虽然现在面临退居二线,但工作热情仍不减当年,筹划创建出全省地税系统一流的学习型组织,形成了独特的乳山地税文化,博得各级领导和同志的赞许。<SPAN lang=EN-US>

冯德英文学馆成立以后,我作为乳山地税的政工科长,多次组织干部职工分批前往参观,接受红色教育,旨在让这高尚的“母爱”传承、滋润着为国聚财的后来者!

(本文获“威海艺校杯”读苦菜花小说,弘扬母爱文化有奖征文三等奖)

 

联系电话:0631-6871606 

电子邮箱:fdywxg@foxmail.com

地址:山东省乳山市胜利街71号

邮编:264500

联系人:赵先生